看“科特派”如何在田野大地上开辟创新赛道

在田野大地上开辟创新赛道

4月30日讯( 李珂 储白珊)

【核心提示】在福建农林大学,有300余位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在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找到用武之地。在科特派制度推行20多年之后,如何改革创新适应新时代需求?他们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基础研究“登高望远”

“农业的基础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落根大地。”

谷雨时节,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生态茶园,一畦畦茶田青翠欲滴,茶农们正忙着采摘新芽。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在茶园中套种大豆,转化成最好的绿肥供给茶树。”燕子窠生态茶园负责人之一、武夷山首席岩茶厂负责人杨文春说,“我们的茶叶质量从‘油盐酱醋茶’,提升到了‘棋琴书画茶’的档次!”

几年前,这里并非这样。因为岩茶市场红火,武夷山茶树种植密度增大,茶青减产和茶叶品质下降,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变得激烈。

是廖红团队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

作为开辟国内根系生物学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省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率团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田间实验数据的大豆磷效率遗传图谱。在这一研究指导下,2015年,廖红团队在武夷山茶叶种植区实地调查分析研究,开出高效生态茶园建设“药方”:通过套种大豆、油菜,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有效防治病虫害,带动茶农增收。

“我们的茶园产茶量从亩产六七百斤上升到八九百斤。”跟着廖红干的杨文春,是受益者,更成了“乡土科特派”。他牵头成立星村茶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燕子窠生态茶园种植模式,目前已达4000多亩,年产生态茶15万多公斤,年利润700多万元,社员收入平均增加20%。

“农业的基础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落根大地。农业科技创新既要‘登高’,敢于探索基础研究领域的‘无人区’,瞄准产业重大需求,又要‘望远’,直面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致力于突破环境、生态等命题。”廖红说。

新闻聚焦